软式排球在中国高校的推广与发展:以山西省为例
(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师范学院,山西太原)
一、简介
软式排球于1995年开始进入中国软式排球的特点是什么,在中国排球协会和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的逐步倡导和组织下,以及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软式排球已更加普及在我国,尤其是大学、中学和小学。规划组织社会群体发展。由于软排球球体柔软、重量轻,不易伤到手指,安全性高;软排球比皮排球飞得慢,不易落地,更有趣;软式排球规则场地相对简单,因此可操作性很强。基于以上三个主要特点,同时软式排球不受年龄、性别、体能和技能的限制,因此很快得到了高校学生的认可。这也给近年来大学排球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山西省已将软式排球列为特色运动项目。为了使软式排球在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学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本文对山西省高校软式排球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目的是全面了解山西省高校软式排球课程的现状。分析山西高校软式排球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使软式排球在山西高校能够走上良性轨道发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样本采用区域抽样方法选取山西省7所普通本科院校,包括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长治大学、大同大学、吕梁大学、运城大学。
2.2 研究方法
2.2.1 记录方法。通过查阅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和软式排球教学书籍收集软式排球教学相关资料。
2.2.2 问卷调查法。制作了统一的调查表,并向研究对象七所学校的公共体育软式排球教研室发放了调查问卷。共发放学校调查问卷7份,回收问卷7份,回收率100%。 100%有效。同时发放学生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其中男生50人,女生50人,回收率100%。 100%有效。
2.2.3 电话访谈法。对山西软式排球发展情况有一定了解的省教育厅、体育局相关人员对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排球专业的教授、副教授进行了电话采访。
2.2.4 实地调查法。对山西省部分高校的软式排球场地、器材设施进行了实地考察。
3 结果与分析 3.1 山西省高校软式排球课程的发展
3.1.1 山西省高校软式排球项目建设情况
本次调查调查的7所高校中,有5所学校开设了软式排球选修课,占调查学校的71.4%。在开设软式排球课程的5所学校中,有2所学校只开设女生软式排球课程,占课程总数的40%。那些为男孩和女孩提供软式排球课程的学校占课程总数的 40%。 60%。从数据可以看出,山西省高校开设软式排球课程的比例并不高。在提供软式排球课程的学校中,近一半只向女生提供软式排球课程。软式排球课程的班间开课率,特别是男生班开课率不高。
3.1.2 学生对软式排球的认知
基于软排球相对于硬排球的特点,更容易掌握,也更有趣。本次调查的70名学生中,男女生对软式排球的认知和参与程度存在一定差异。详情见下表:
表1:山西省男女生参与软式排球活动认知度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山西省大学生对软式排球有较高的偏好,但他们认为软式排球竞技性不强,不太愿意将软式排球作为终身运动。
3.1.2 山西省普通高校教学场地及设备现状
软式排球的发展不仅需要专门的软式排球场地,更需要软式排球数量的保证。由于软式排球的皮革较软,在运动过程中容易损坏,因此装备的更新也很重要。本次调查开设软式排球课程的五所学校中,使用的场地均为硬式排球场地或学校空场进行教学。大部分场地都是水泥地面,对软式排球的磨损较大。学生上课使用的软式排球更新缓慢。学生上课使用的软排球约有40%出现不同程度的剥落软式排球的特点是什么,直接影响学生的上课效果。
3.1.3 山西省高校软排球师资现状
在本文调查的7所学校中,2所没有开设软式排球课程的学校对软式排球了解不多,而开设软式排球课程的5所学校对软式排球的规则有基本的了解。 。开设软式排球课程的5所学校共有31名软式排球教师。教师学历包括研究生15人,本科16人,助教2人,讲师18人,副教授9人,教授2人。具有排球专业背景的教师20人,还有田径、羽毛球、网球等专业的教师担任排球教师。在接受调查的五所学校中,排球教师在本科教育期间没有接受过任何软式排球课程或培训。高等院校逐步提高了对入职教师的学历要求。因此,高校教师学历较高,但有软式排球学习经验的人较少。随着高校选修课改革软式排球的特点是什么,一些课程较少的教师逐渐转向软式排球教学,这也将间接影响软式排球在高校的发展。
3.1.4 山西省高校软式排球比赛
本次调查中,在已开设软式排球课程的五所学校中,只有一所大学举办过两次软式排球校级比赛,且本次软式排球比赛是由学校排球俱乐部学生自愿组织和组织的。执行。软式排球老师在比赛过程中对半决赛和决赛进行技术指导和裁判工作。软式排球进入大学课堂已近十年,但赛事的发展却不容乐观。学校比赛对于增强学生凝聚力、提高学生对软式排球的兴趣、弘扬终身体育理念具有积极意义。学校体育教师和团委领导要积极配合,推动高校软式排球运动的发展。
3.2 山西省高校软式排球教学现状与分析
3.2.1 软式排球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软式排球班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掌握软式排球的垫球、传球、扣球、发球技术,激发学生对软式排球的兴趣,为终身运动奠定基础;掌握软式排球的基本技术和战术,可以在教学中提高学生打软式排球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展软式排球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和顽强奋斗的意志品质。学习排球比赛规则和基础理论知识,能够享受世界级的比赛。
3.2.2 教学大纲和教材
教学大纲是以大纲形式明确列出教学内容的,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在本次调查的5所实施软式排球的学校中,只有一所学校有统一的软式排球教学大纲。教材方面,调查的5所学校均没有软式排球专用教材,所用教材均以硬式排球为主。软排球的特点决定了软排球与硬排球之间仍然存在一些技术上的差异。建议高校及相关教育部门尽快出版统一的软式排球教材,以满足高校教学的需要。
3.2.3 教学时数
特色课程的教学时数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客观因素之一。本次调查开设软式排球课程的5所高校中,每学期开设的课程学时数均在36学时以上,符合教育部对体育课程的要求。理论课程时间一般为4小时,户外课时间为32小时(其中技战术学习26小时,体能4小时,考核2小时)。总体来说,课时分配比较合适。
3.2.4 教学内容
软排球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硬排球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相同。技术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缓冲、传球、扣球、发球、拦网、移动等;战术方面主要包括六人制战术和四人制战术。人为的战术打法;为了提高基础身体素质,软式排球的教学内容中增加了“准备姿势和动作”等耐力和速度练习。
3.2.5 考试内容
本次调查开设软式排球的五所学校中,垫球、传球、发球均纳入考试内容。由于扣球很难掌握,一所学校没有将扣球列为考试科目,两所学校只将扣球列为男生的考试科目,对女生没有要求。此外,“预备姿势和动作”是体能训练方法之一,五所学校均未将其纳入考试内容。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山西软式排球起步率高于其他省份,但部分高校男学生参与率不高。学生对学习软式排球很感兴趣,但认为软式排球没有竞技性,不愿意将其作为一项终身运动来培养。软排球场和设备无法满足学生上课的需要。山西省软排球教师职称结构比较合理,但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软排球学习和培训。软式排球的教学大纲基本具备,但缺乏软式排球的专业教材。软式排球的课时、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以技战术为主,内容和结构比较合理。
4.2 建议
针对目前山西省高校软式排球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建议一方面加大软式排球项目的宣传推广力度,另一方面加大软式排球师资培训力度。同时,加快山西省高校体育场馆建设速度,保障软式排球课堂需求。软式排球师资的培养和软式排球教材的开发需要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
[1]葛春林.我国软式排球运动发展回顾与思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徐连军.安徽省普通高校软式排球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2):28。
[3]郭丽萍,付大鹏.我国高校软式排球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9):32。
[4]王志刚.我国学校开展软式排球运动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学报,1999,(1)。
[5]吴长青,徐瑞勋.影响我国软式排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4)。
[6] 吴昌文.浅谈大学体育课中软式排球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