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竞走大奖赛:贺相红破亚洲纪录,杨家玉创世界最佳,世锦赛亚运会选拔标准公布
工人报-中国产业网记者 刘冰
近日,在安徽黄山举行的2023年全国竞走大奖赛、世锦赛和亚运会选拔赛继续取得好成绩。何向红以2小时22分55秒的成绩打破了男子35公里竞走亚洲纪录。杨佳玉在女子20公里比赛中表现强劲。夺得冠军,创造本赛季世界最好成绩。
本月初,中国田径协会公布了世锦赛和亚运会的选拔标准。本次竞走大奖赛是世锦赛和亚运会指定选拔赛项目之一。记者了解到,随着近两年中国田径协会多次修改世界比赛的选拔办法,中国田径比赛的选拔机制比以前更加完善。不仅更加公平,还能帮助有实力的新人脱颖而出。
世锦赛、亚运会选拔标准公布
对于中国田径队来说,今年8月的布达佩斯世锦赛和9月的杭州亚运会是最重要的两场比赛,也是明年巴黎奥运会前的两次重要热身赛。为此,中国田径协会于3月初公布了参加杭州亚运会和布达佩斯世锦赛的选拔办法。选拔标准包括指定选拔项目和体能测试。
据记者了解,参加布达佩斯世锦赛的运动员需要在世界田联颁布的《2023年布达佩斯世界田径锦标赛资格制度及参赛标准》规定的时限内达到参赛标准。
指定选拔项目方面,现场项目(含全能项目)为6月27日至29日在沉阳举行的亚运会和世锦赛选拔赛的现场项目。竞走项目包括本次在黄山举行的选拔赛以及3月25日在斯洛伐克举行的世界田径竞走巡回赛(男女35公里)。马拉松项目包括3月在江苏无锡举行的亚运会和世锦赛选拔赛19日、3月12日在日本举行的名古屋女子马拉松、3月19日在韩国举行的首尔马拉松。
此外,接力项目不设选拔赛,根据选拔赛个人成绩中国田径网,将成绩最好的6名运动员选入世锦赛和亚运会。体能测试成绩必须达到80分以上。
竞赛选拔更加注重公开、公平
据记者了解,中国田径协会公布的世锦赛和亚运会选拔标准是在2020年10月修订的《参加世界大赛田径运动员运动员和教练员选拔办法》的基础上补充制定的。中国田径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世锦赛和亚运会将坚持“条件公开、公平竞争、公平选拔”的原则。基于绩效的择优选择。
根据修改后的选拔办法,中国田径队在选拔运动员参加世界比赛时只看运动成绩,不附加任何其他条件。同时,取消国际比赛、世界比赛运动员优先选拔原则,通过定点选拔统一选拔。
对此中国田径网,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田晓军表示,修订后的选拔办法明确了坚持同场竞技、坚持择优录取的原则。 “过去,一些运动员没有机会参加国际或国内比赛,可能在选拔中遭遇损失。根据新的选拔机制,所有运动员都受到平等对待,年轻运动员也有机会站出来。”与著名选手一起争夺参加比赛的资格。”
对于田径选拔办法的不断修订和完善,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前“在国际比赛中表现良好、表现稳定者优先”的标准,实际上并没有准确的尺度,可能会造成不公平。
中国田径队投掷项目主教练李伟斌认为,运动员的表现成为其选拔的唯一标准。 “这体现了公平原则,特别是对于有潜力但缺乏国际比赛经验的新人来说,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
近年来中国田径网,中国田径在国际比赛中表现出色。例如,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队在田径和短跑项目上均取得历史性突破;去年世锦赛上,王嘉楠在跳远项目上为中国赢得了第一个男子田赛世界冠军……原因是,虽然是中国队长期努力提高自身实力的结果,但人才的变化选拔方式和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奥运门槛提高迎接挑战
中国田径协会不断优化人才选拔机制。除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考虑外,也有应对巴黎奥运会田径项目新挑战的现实需要。
根据世界田径此前公布的巴黎奥运会田径各项目的成绩标准,与东京奥运会相比,各项目的参赛标准大多有所提高。例如,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200米、110栏的成绩线分别为10秒、20秒16、13秒27。然而,在东京奥运会上,这三个项目的成绩线分别是10秒05、20秒24和13秒。秒32。在男子100米项目中,目前中国运动员只有苏炳添和谢震业跑出了10秒以下。谢震业近三年来只突破过200米大关一次。
女子项目方面,巴黎奥运会铅球、铁饼、链球和标枪的标准分别为18.80米、64.50米、74米和64米。除标枪外,其他三个投掷项目均较东京奥运会有所进步。此外,巴黎奥运会马拉松资格赛成绩也在提高。男子资格赛成绩为2小时08分10秒,女子资格赛成绩为2小时26分50秒。男子马拉松大关甚至超过了我国的全国纪录。
尽管巴黎奥运会田径项目仍然采用“双线”的排位方式,即50%的运动员通过达到成绩标准获得参赛资格,另外50%的运动员通过世界排名获得参赛资格,但标准线肯定会让中国田径队争取奥运会参赛资格变得更加困难。
为此,中国田协近年来在不断优化比赛人才选拔机制的同时,不断提高运动员的综合实力,这也为实现参加巴黎奥运会的目标奠定了基础。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田晓军表示:“选拔机制优化调整后,将有更多运动员有机会参加巴黎奥运会,我们将优中选优,争取取得更大突破” ”。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